省医于丹成功抢救羊水栓塞患者:在患者生命遭遇危机时,医生的本能是拼了
-04-11医药卫生报
高玉元吴玉玺/文
题记:发生在上海的一场医患纠纷给大众上了一课,羊水栓塞是有多么可怕。几乎意味着死亡。
成功把一名羊水栓塞引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抢救过来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于丹想不起来给自己和团队庆祝,而是仍然小心谨慎,短暂休息后又立即去观察患者:哪怕些许松懈,这个生命就将远去。
是的,这是一条24岁的生命,一个新生儿的母亲,一个和睦家庭的妻子,一对老人的希望。
采访时,记者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羊水栓塞这么高的死亡率,如果真抢救失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于丹几乎没加思考:在患者生命遭遇危机时,医务人员没时间产生任何杂念,而是,拼了,抢救生命!那是一条生命啊……
一组凶险的数据:
死亡率80%以上,且目前无明确预测手段。
产妇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最快时在数分钟内下滑至30%。
手术室内抢救近2个小时血氧饱和度仍然不能有效回升。
飞跑送往重症医学科,从五楼到三楼,血氧饱和度下降到16%。
人工气囊高浓度给氧4.5个小时(尝试呼吸机辅助呼吸不能满足需求)。
辅助患者俯卧位通气4个小时(这个 是体力活)。
投入近30名医务人员,泰科PB呼吸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十余台注射泵等医疗设备。
…………
危急!产妇命悬一线!
2月28日22:40分,医院手术室,一台剖宫产手术顺利进行。产妇24岁,因为前置胎盘、早产、持续宫缩伴有不规则大量出血且药物控制不佳情况下,医生建议剖宫产,手术整体过程顺利,胎儿常规娩出,已经进展到子宫缝合完毕,准备关腹的尾声阶段。
因为是腰麻,产妇一直很清醒,为了安慰她,护士专门把孩子抱到她面前(胎儿无恙)。麻醉师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