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当劳的咖啡到麦咖啡,从拿铁到奶铁,记录了麦当劳在咖啡赛道上起步、发力、奔跑的历程。
年,麦当劳的咖啡子品牌麦咖啡诞生于澳大利亚,它的初衷是为欧美顾客在快餐之余营造一种咖啡氛围。
麦咖啡在中国的真正起步是在年。当年,麦当劳方面宣布,将在京、广、沪、深四个城市新开65家“麦咖啡”独立咖啡店。自此,麦咖啡结束仅在北京试点的时代,正式走向规模化发展。
年,是麦咖啡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一年,经历10年发展,麦咖啡在中国的门店达到家;也是这一年,麦当劳宣布斥资25亿对麦咖啡进行全面升级。此后,两年时间,麦咖啡的门店从家猛增至家。
而就在日前,麦咖啡又有新动作——推出奶铁系列产品,全面下架拿铁。为何弃“拿铁”推“奶铁”?麦当劳近20年独立咖啡品牌运营的经历,又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01从“拿铁”到“奶铁”,麦咖啡的本土化
有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最常见的咖啡“伴侣”是奶粉、牛奶、植脂末等。国人更爱“奶味”的咖啡。
在国人看来,奶的加入会让咖啡愈显浓郁,而咖啡的苦又让奶的香味更加充分。奶与咖相互滋养,彼此成就,让“奶咖”表现出丝滑的口感与馥郁的香气。所以,饮品界流传一种说法:中国咖啡靠“奶”脱离了“苦”海。
在媒体采访中,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也表示:“根据中国消费者对奶咖类产品的偏爱”,麦当劳倾力推出“奶铁”这一重磅新品。
从拿铁到奶咖,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麦当劳方面透露,奶铁系列改变了原有拿铁产品的萃取方式和奶咖比:萃取是用更大粉量精萃前中段咖啡精华;奶量则提升到了30%左右。
同时,麦咖啡提供四种奶品选择,分别是牛奶、燕麦奶、厚椰乳与厚牛乳。除了奶元素外,从流量燕麦到“奶茶伴侣”椰乳、厚乳,这里,亦不难看出麦咖啡对国人咖啡口味的迎合。
所以,从“拿铁”到“奶铁”,是麦咖啡进一步本土化的战略举措。面对当下前景诱人,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本土化亦是麦咖啡深化其独立咖啡生态,打造差异化壁垒的主要方向。
02麦咖啡的成长逻辑,隐藏着品牌打造的主流思路
在宣布新推“奶铁”系列之前,麦咖啡就已经让网友“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
8月30日,麦咖啡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