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证券
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lus
作者:shu
后疫情时代,新消费市场出现了一幕有趣的现象:各大品牌频推新品、联名营销,在台前高举高打地争面子,无奈近乎个个连年亏损;身后的供应商们却闷声发大财,在幕后悄无声息地挣里子,接力冲击资本市场。
继奈雪的茶原材料供应商田野股份、喜茶餐具包装供应商恒鑫生活申请上市后,瑞幸和星巴克的供应商之一德馨食品也于7月5日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由安信证券保驾护航,申请主板上市。
据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主营业务为餐饮饮品配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果蔬汁饮料浓浆、植物蛋白饮料浓浆、NFC茶汤等系列饮品浓浆;咖啡调味糖浆、黑糖糖浆、竹蔗冰糖浆、零卡糖浆等系列风味糖浆;以及饼干碎、寒天晶球、果冻等系列饮品小料。
本次发行公司计划募集9亿元人民币,其中近4亿元将用于建设年产3.8万吨饮品配料生产基地,约2亿元用于饮品配料和烘焙产品生产线,1.3亿元用于植物基饮料生产线,万元用于成立研发中心,剩余1.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所有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年内完成。
扣非净利润增速下滑收入成本两头承压
年,对于新式茶饮和精品连锁咖啡而言,是如梦似幻的一年。
奈雪的茶抢滩上岸,摘下“新式茶饮第一股”的桂冠;喜茶获5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亿元;Manner咖啡一鼓作气开城拓店家,上海地区门店全部盈利;连一度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瑞幸咖啡,都展露出否极泰来的姿态,实现近80亿元总营收,亏损大幅缩窄,门店总数超过星巴克。
下游各家风光无限,上游供应商的日子自然也过得舒心惬意。
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德馨食品年和年的总营收并不太出色,分别为3.93亿元和3.57亿元,体量远低于同行佳禾食品、鲜活果汁和海融科技。受疫情影响,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9.22%。而仅年一年,德馨食品总营收便实现了5.29亿元,同比激增48.17%。净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年为.51万元,同比增长41.96%。
值得一提的是,德馨食品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2万元,同比增长50.51%,较年的.13%同比增速近乎腰斩。增速之所以放缓,是因为年德馨食品为并购多个子公司发生了共计.59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利润总额约47.33%,从而导致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处于低位。若剔除该因素,公司-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总利润比例分别为0.29%、1.56%和3.04%,整体较为平稳。
来源:公司招股书创投Plus整理不过,与亮眼的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不同,德馨食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却暗藏隐忧。3年间,其销售毛利率由年的42.74%下降近10个百分点至年的33.12%,销售净利率从年的20.84%降为年的18.11%。
由于进入壁垒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新式茶饮和精品连锁咖啡早已是一片“血海”。身处上游的供应商们也不例外,所处境遇或许更糟:没有过多的品牌溢出价值,供应商们只能靠简单粗暴的降价以维系表面繁荣。
据招股书披露,主营产品饮品浓浆、风味糖浆和饮品小料的销售单价连续3年全线下滑,其中饮品小料年的销售单价较年的每千克28.81元锐减近6成。薄利多销的效果显著,同期饮品小料营收同比增长85.17%,对于整体营收的贡献由年的9.8%增长至年的12.29%。饮品浓浆和风味糖浆虽然营收增速不及饮品小料,但也达成了平均超40%的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德馨食品的原材料果蔬汁类、糖类和茶类成本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茶类增长幅度最为明显,年单价为每千克53.04元,同比增长50.01%。从细分产品来看,年饮品小料成本同比增长74.07%,饮品浓浆成本同比增长57.50%,风味糖浆受到的影响最小,但也同比增长了近37%。
来源:公司招股书创投Plus整理收入和成本两端承压,饮品浓浆成本增长速度甚至反超收入增长速度,德馨食品的利润空间难逃被挤压的厄运。年新式茶饮集体降价,压力向上游传导,话语权不强的供应商们,一味示弱降价或也难再寻回年的盛况。
过半收入依赖前五大客户下半场加码押注植物基
据招股书显示,德馨食品的主要客户名单可谓星光熠熠,包括百胜中国、麦当劳、星巴克、瑞幸咖啡、7分甜、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乐乐茶、宜家、阿华田、呷哺呷哺、海底捞、华莱士、永和大王、三只松鼠等知名餐饮消费企业。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为总营收贡献的比例始终在50%以上。其中,年仅星巴克和瑞幸咖啡两家咖啡品牌的销售金额就接近2亿元,占总营收约37.11%,占前五大客户总销售金额近7成。据德馨食品重大销售合同披露信息显示,-年星巴克主要向公司采购风味糖浆,若以此推算,星巴克一家企业的销售金额就分别占了年和年风味糖浆类产品收入的77.06%和48.09%。
来源:公司招股书为了摆脱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也为了获得更多B端品牌客户的青睐,德馨食品将目光对准了年大火的新消费概念——植物基。
据亿欧智库不完全统计,-年间有13个本土植物肉品牌拿下22轮融资,10个本土植物奶品牌拿下17轮融资,至少有8家植物基企业1年内完成2轮融资。大洋彼岸的燕麦奶Oatly和植物肉BeyondMeat成功登陆二级市场,最高市值突破百亿美元。
年夏天,瑞幸的爆款单品生椰拿铁凭一己之力带动咖啡和新式茶饮赛道围绕“椰子”主题内卷,肯德基推出“没有牛的嫩牛五方”和“没有鸡的*金鸡块”。喜茶入股燕麦奶供应商野生YePlant,元气森林斥巨资收购澳大利亚巴旦木奶饮品品牌Almo。
在资本和品牌的双重追捧下,植物基化身新消费“流量密码”。德馨食品的招股书中,植物基也成为了关键主题:年公司研发成功、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的三款植物蛋白饮料浓浆产品生椰乳、厚椰椰浆和燕麦乳,总销量共计.87吨,实现总营业收入约为1.08亿元,占总营收20%,占饮品浓浆营收超三分之一,是拉动全年饮品浓浆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
本次上市,德馨食品拟募集的9亿资金中超20%将被用于投建植物基饮料生产线项目。据招股书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有望新增吨植物基饮料的生产能力,从而增加2.1亿元销售收入,增加.37万元年利润,税后内部收益率将达到21.58%。
植物基的故事虽好听,进入年后却隐约透露出了一丝不详的烂尾气息。
两位新贵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都不甚令人满意,BeyondMeat三个月内净亏损1.亿美元,同比扩大.44%;Oatly归母综合亏损1.1亿美元,同比扩大.37%。去年一派火热的本土植物基品牌也大有偃旗息鼓之势,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该赛道只有5家企业获得融资。
C端消费者对于植物基食品认可度不高、消费乏力,各大品牌只得寄希望于通过B端的餐饮渠道,让消费者“被动”接受市场教育。星期零和HeyMeat转向为喜茶、德克士、喜家德等超家连锁餐饮品牌供货,Oatly联手德馨食品的主要客户之一书亦烧仙草推出燕麦奶果茶,正式杀入新式茶饮腹地。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德馨食品或只能再次使出名为“降价”的杀手锏。可年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德馨食品植物蛋白饮料浓浆便已折价让利出售,产品毛利率仅为27.61%,远低于平均超45%的其他饮品浓浆产品毛利率。此时选择大笔投入建设植物基产品生产线,未来若无法强势提价,德馨食品的利润空间恐将再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