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糖尿病”,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它只会和老年人、肥胖者捆绑在一起。
殊不知,它早已经对年轻人“伸出了魔爪”。
据《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显示: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0.1%。这表示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6位血糖不正常。
无论你属于哪个年龄段,如果出现糖尿病早期症状而不自知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关于糖尿病,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01糖尿病早期的五种症状
尿得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排尿次数较以前增多,尿量也增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黏,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血糖。
多尿可能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产生渗透性利尿,导致排尿次数增多。
喝得多
因为出现多尿的症状,再加上高血糖使得血浆渗透压增高,就会使得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十分容易口渴,从而导致大量饮水,进而又会出现多尿,如此循环往复。
图片来源:网络吃得多
食量比原来明显增加。虽然食用了足够多的食物,但因为血糖高,能量无法进入细胞,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只能随着尿液排出,而机体总处饥饿难忍的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体重和体力下降
虽然饭量比平时大,体重却不增加,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肾脏丢失的葡萄糖过多而导致,虽然吃得多,葡萄糖却不能转化为脂肪,而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了。
图片来源:网络视力出现疲劳或者下降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都会出现视力下降或者模糊的现象,这是因为血糖高导致晶体渗透压出现改变,引起屈光度变化导致的。但只要控制好血糖,视力就会恢复。
图片来源:网络如果以上几种症状已经发生在你身上,建议你及时安排相关检查积极进行早期干预。
02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不良的生活习惯
超过50%的糖尿病病发,都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少动、多食、多热量以及伴随的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当父母中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后代应做好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以清淡为主,注意劳逸结合。
烟酒不离手
调查显示,抽烟喝酒是导致糖尿病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应戒烟戒酒,医院检查。
图片来源:网络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的三个原因外,年龄增长、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妊娠晚期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不足、部分特殊疾病等,都有可能引发糖尿病。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导致糖尿病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生活习惯。
那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吗?
03如何预防和改善
饮食均衡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饮食均衡。
每天主食、蔬菜、肉类、蛋白质、水果合理搭配,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烹饪方式,尽量以蒸、煮、炖、焖、凉拌为主,调味尽量少油、少盐、不加糖。
日常首选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如荞麦面、燕麦片等血糖指数更低的粗粮,或者用土豆、山药、红薯等淀粉含量丰富的食物替代精粮。
图片来源:网络合理早干预
戒烟、戒酒,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保证良好的生活规律,必要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尽早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防治提倡的是以降糖为核心,兼顾干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
就选择降糖药而言,要选择一款既有降糖的作用,又有一定的保护心血管的药。
阶梯治疗
首先先从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开始,然后采取单一口服降糖药治疗,若无效再联合用药,最后不得已才选择使用胰岛素。
适当的规律的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体内的热量,减轻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使代谢增强,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但运动需适度,运动强度过大很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出现,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网络学会对血糖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