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4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健康跑步应制定合理计划健康跑步,应把跑步当成一种习惯,制定合理的跑步计划、掌握正确跑步姿势、选择一双舒适跑鞋。对于安全跑步,国家卫健委提出以下建议:根据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跑步计划,选择跑步路线、跑步方式,确定跑步距离。跑步前要做好充分热身,跑前1小时避免进食,跑步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户外跑步时,最好随身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选择光线充足、人员相对较多的路线,避免危险和偏僻区域。使用耳机时要调低音量,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如在清晨或夜间跑步,最好佩戴反光安全装备,例如头灯、腿带、臂带、安全灯和闪光的帽子等。跑步前要告知家人去哪里跑,多久回来。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受伤,应立即停下来,并根据受伤程度考虑寻求医疗救治。预防缺铁性贫血常吃“铁三角”铁缺乏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高超指出,想预防缺铁性贫血,需要常吃“铁三角”,即动物血、动物肝脏、红肉。猪血、鸭血、鸡血等动物血是“补铁佳品”,除了富含铁,还富含优质蛋白质,并且低脂低热量。建议每月吃2次动物血,每次25克左右。猪肝、鸡肝、鹅肝、鸭肝、羊肝等动物肝脏也是含铁大户,肝脏还是营养素储备大本营,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钾、镁、硒等。建议每月吃2次动物肝脏,每次20-50克。猪、牛、羊等哺乳动物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富含二价铁),红肉也富含优质蛋白质,还是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的好来源。建议成人每天摄入40-75克畜禽肉,一周可摄入-克。选择红肉时尽量挑脂肪含量低的瘦肉或里脊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如五花肉和肥牛等。燕麦奶和牛奶各具优势按需选择燕麦奶宣称比牛奶更健康,是真的吗?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青年委员李大鹤介绍,燕麦奶是“燕麦+水”做成的谷物饮料,其营养成分相对比较均衡,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热量适中。燕麦奶没有特殊味道,不含致敏成分,适合乳糖不耐受、大豆蛋白敏感、坚果过敏的人饮用。但是燕麦奶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也不及牛奶,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左右,燕麦奶只有1%左右;而且牛奶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而燕麦是植物性食物,所含蛋白质为非优质蛋白质。从补钙角度来说,有些燕麦奶中加入了碳酸钙/磷酸钙,钙含量和牛奶相当,还有一些产品会加入植物油调和口感,大家挑选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燕麦奶和牛奶各有优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但不能用燕麦奶替代牛奶。成年早期抑郁未来共患病风险高《柳叶刀-老龄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年早期出现抑郁症状,与后续长达约30年里共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共患病定义为在以下10种自我报告的长期疾病中有任意两项:哮喘或支气管炎;背痛;膀胱或肾脏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抽搐或癫痫;糖尿病;听力问题;偏头痛;胃、肠或胆道疾病。研究团队分析了两项来自英国大型队列的汇总数据,研究分析最终纳入了名参与者。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参与者中身体上共患病的累积发生率持续增加,从33-34岁期间的18.44%,增长到46-50岁期间的42.90%。其中,在成年早期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身体上共患病发生率始终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33-34岁风险为1.67倍;42岁风险为1.63倍;46-50岁风险为1.58倍。研究人员指出,对那些在成年早期出现抑郁症状的人采取早期干预,可以降低他们未来发生共患病的风险和负担。锻炼可修复细胞或降低肠癌风险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锻炼会导致抗癌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到血液中,帮助修复受损细胞的DNA,降低罹患肠癌的风险并减缓肿瘤生长。研究招募了16名年龄介于50到80岁之间的男性,他们有如超重或肥胖,以及不参加体育活动等罹患癌症的风险。研究人员采集参试者运动前后的血样发现,与静息样本相比,运动后直接采集的血样中IL-6蛋白增加。科学家在血样内加入肠癌细胞,并在48小时内监测细胞生长。结果发现,与静息样本相比,运动后直接采集的血样减缓了癌细胞生长速度,也减少了DNA损伤程度,这表明锻炼可以修复细胞。研究人员计划开展进一步研究,以确定锻炼如何减少早期肠癌的DNA损伤,并提出预防该疾病最有效的运动形式。新京报记者刘旭整理校对柳宝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ixun.com/afhgx/65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