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医学研究发现,燕麦中的 成分能够减少胃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1、燕麦
食物简介:我国是燕麦的原产地之一,内蒙古武川县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
营养价值:燕麦中蛋白质的 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 酸含量均居首位。燕麦能够降低胆固醇,对脂肪肝、糖尿病、便秘等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降糖原理:医学研究发现,燕麦中的 成分能够减少胃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年7月至10月,历时天的时间,有96.5%的人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肪肝以及胰岛细胞的修复能力等均得以改善。全世界首次用一种粮食去干预糖尿病,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食用方法:一般来说,煮的燕麦片营养比冲的要好,其中需要煮较长时间的燕麦粒 。
现在超市里最多的是所谓的“速溶营养麦片”,其实它根本不能算作“燕麦家族”成员。因为其中的燕麦成分很少,糖分、奶精等添加剂却很多,不仅增加了额外热量,还不利于健康, 少吃。
还有一种是人们喜爱的“免煮”燕麦片,这种燕麦片是将燕麦经过烘烤等工序处理以后,打碎成小片。这样的燕麦片用开水冲泡三五分钟就能吃了。这种燕麦片成分大多是纯燕麦,但经过加工以后,其营养成分(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会损失一些。
除了“免煮”的,还有一种“快熟”燕麦片,它与“免煮”麦片的不同之处在于,燕麦粒没有打碎,而是直接切成薄片。所以,这种燕麦片是需要烹煮的,但因为也经过烘烤,所以烹调时间比生燕麦要短。这种燕麦片一般没有添加物,比免煮的更为健康一些,但因为经过加工,营养也会损失一点。
营养 的是原汁原味的燕麦粒,口感也 。把生燕麦先用冷水泡上30分钟,再和米饭一起煮,煮出来的饭很有嚼头。
2、山药
食物简介:“怀山药”曾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遂蜚声中外,历年来向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功效。
营养价值: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山药还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黏液蛋白还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降糖原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山药中的黏滑成分是由黏蛋白形成的,黏蛋白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餐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调控。
用山药辅助治疗糖尿病,古今医家均很重视。近代 中医施今墨,生前也喜用山药治疗糖尿病。施老曾介绍:“山药伍*芪,苍术配玄参,一阴一阳,一脾一肾,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可有降低血糖减除尿糖之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将其融入与糖尿病抗争的日常膳食中去,坚持长期服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食用方法:可以用*芪和山药一起煮粥,两者配伍降糖效果更好。具体做法是:准备*芪30克、山药60克,将*芪煮汁毫升,去渣,一同加入五谷豆浆机中,熬制成粥。每天服用1~2次即可,适用于患糖尿病日久、脾肾虚弱的患者。
3、大蒜
食物简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其气熏烈,通五腑,达诸窍,祛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积食,此其功也”。
营养价值:研究证实,大蒜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抗炎、抗肿瘤、降血脂、保护血管、保肝等作用。近年来发现,大蒜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降糖原理:研究证实,生食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食用方法:专家认为,大蒜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功效,是因为它含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一旦把大蒜碾碎,它们就会互相接触,形成一种没有颜色的油滑液体——大蒜素,从而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食用大蒜 捣碎成泥,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让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气中结合产生大蒜素后再食用。
大蒜不仅怕热,也怕咸,遇咸就会失去作用。所以,吃蒜时要低盐饮食。需要注意的是,吃大蒜不要吃得太多,吃多了对肠胃和眼睛不好,每天1次或隔天1次即可,每次吃2~3瓣。
4、肉桂
食物简介: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树、中国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其味芳香,可作香料,可烹调肉类以除腥,或加在咖啡、蛋糕、果酱、水果派中。
营养价值:肉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临床常用的温里药。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抗溃疡、抗癌和壮阳的作用。
降糖原理:研究发现,肉桂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能够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特别是能够降低餐后血糖。
amp;lt;spanstyle=amp;quot;font-size:18px;amp;quot;amp;gt;amp;amp;amp;amp;amp;lt;IFRAMESRC=amp;amp;amp;amp;quot; 美国农业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肉桂粉所含的某种成分能使糖的分解速度加快20倍。加利福尼亚大学、艾奥瓦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科学家进行的细胞分子学研究发现,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应用价值。美国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1~6克肉桂,40天后他们的空腹血糖、胆固醇和 三酯都明显降低。
但是,能否通过食用肉桂来降低血糖,还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体质全面考虑,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4克。在食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要减少肉桂的用量,而不要随意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并且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肉桂辛甘大热,易伤阴助火,不适合有咽干、面红目赤、便秘、舌红苔*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痰热咳嗽、风热感冒、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也不宜食用。
食用方法:肉桂的吃法很多,除了药用,也可制作肉桂茶。将2匙干燥的肉桂粉倒入1杯开水,浸泡约10分钟后过滤即可,添加适量的蜂蜜口感会更好。寒冷的冬季喝一杯肉桂茶,能够温暖全身、温经通络。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