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奶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植物蛋白饮品在我国已有余年的饮用历史,一直被人们视为营养健康的日常饮品。随着国外品牌的引入和本土企业的兴起,燕麦奶等新兴植物奶品类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植物蛋白饮品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机。日前,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指导,农业农村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主编的《年中国燕麦奶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探讨了如何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全产业链角度系统审视了植物奶行业对上下游的影响,并呼吁社会各界持续   《白皮书》指出,中国人饮用植物浆液的历史极为悠久,从14世纪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磨豆浆、制作豆腐等,豆腐、豆浆是古代中华民族饮食结构中极具特色食物之一。近年来,植物奶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步兴起。

  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以20世纪70年代杏仁露的推出为起点,主要有以维他、露露、银鹭等品牌为代表的大豆、杏仁、花生等植物奶品类,称之为植物奶1.0时代,属于植物蛋白风味饮料。年之后,随着新兴植物奶品类引进中国,燕麦奶等产品依靠强有力的营销推广快速扩展,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咖啡伴侣,这类不同于动物奶的新型饮品在功能性、场景消费以及价值主张等方面均有了全新的阐释。在此背景下,植物奶2.0时代正式开启,一方面提高整个品类的市场渗透率,在下游逐渐培养消费者的高频日常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在上游推动燕麦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扩大种植面积和溢价空间,进一步完善了植物奶产业链。

  近5年,社会各界持续   《白皮书》预测了国内燕麦奶行业的发展趋势。

  产品持续创新,燕麦奶赋能新饮品消费不少燕麦奶品牌在基础口味上进行创新,尝试提供消费者新颖的消费体验。在推出包括樱花、草莓、桂花等口味咖啡新品的同时,燕麦奶品牌也从口味、文化、季节等产品因素出发,推出了例如春日限定山茶花燕麦拿铁等即饮产品。燕麦奶茶饮系列打开思路,利用燕麦+竹子、燕麦+水果的搭配,打造新的风味记忆点。

  消费者认知逐渐加深,燕麦奶C端零售市场逐步打开年4月星巴克中国与OATLY合作,在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引入燕麦奶,带动国内燕麦奶细分赛道的发展。目前,一方面,燕麦奶与咖啡品牌仍是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咖啡馆渠道之外,燕麦奶尝试打开C端零售市场。海外燕麦奶品牌多通过电商平台服务C端客户,本土燕麦奶品牌则利用线下渠道优势,与商超、餐饮门店等合作。随着消费者认知的逐步加深,燕麦奶尝试从咖啡的附加消费选项中转变,成为一种独立的、多功能、多场景消费的饮品。

  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燕麦奶产品多渠道渗透燕麦奶在产品线、产品规格、产品口味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参照国际燕麦奶产品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几年燕麦奶产品矩阵将持续丰富,以满足多渠道差异化的需求。

  《白皮书》还提到,全球范围内,燕麦奶在多个植物乳市场增速第一,发展形势乐观。在美国,燕麦奶—年销售额增长速度超过%,超过其他植物乳品类2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在欧洲,燕麦奶在多个国家高速发展,其中在德国保持3位数的增长速度(%),在英国、丹麦、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亚太地区为全球燕麦奶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14.7%,未来中国市场将继续成为燕麦奶销售最重要的市场。

  相较年定义引争议、标准缺失的困境,燕麦奶品类近年来相继制定相关标准,产业发展日趋标准化和规范化。燕麦奶与咖啡结合,在加深消费者对品类与品牌认知的同时,也逐步打开C端零售市场,尝试定义一种独立的、多功能、多场景消费的饮品。随着消费者对品类认知的加深,燕麦奶企业对风味形态的不断探索,未来燕麦奶在产品创新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罗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ixun.com/afhzp/633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8